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的理解
作者:牧象儀器
來源:www.shend.cn
時間:2017-04-14 08:14
影像測量儀是近來出現的一種非接觸式坐標類幾何量計量儀器,并隨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在這3、5年的時間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普及,并有取代投影儀、工具顯微鏡等傳統光學儀器的趨勢。JJF1318-2011《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也于2011年11月發布,12年2月開始正式實施。本規范的校準理念和方法,較之以往的光學儀器有較大的差異,現就規范理解和一些具體的操作實踐總結與大家共同來探討。
首先,對于規范所體現的校準理念來講,與以往有著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1)由面向要素的校準轉變為面向結果的校準。查看校準規范會發現,新的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并未對影響此類非接觸式坐標類計量儀器的一些具體參數如導軌的直線度,相互垂直度。光軸與工作臺面的垂直度等提出具體的要求,轉而對尺寸測量誤差,探測誤差,各截面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提出了更為深刻具體的要求。較好的反映了儀器在各種狀態下所得出測量結果準確程度。顯然,傳統的儀器校準理念更適合于生產性企業對于儀器各項參數的具體控制然而,對于儀器的終端客戶來說,儀器各個要素的誤差對于最終測量結果的影響有多大往往并不容易知道,不利于使用方對測一量結果進行直觀的判斷。因此,面向結果的校準理念更適合終端客戶理解、使用。這也是近年來規程、校準規范更新體現出來的一個大趨勢。
(2)由最優校準轉變為注重實際的校準。以投影儀的校準作為比較,投影儀的規范當中,限定了校準的環境條件,鏡頭的倍率采用50倍等,目的是得出儀器的最佳計量參數,而不考慮客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實際使用當中很多客戶存在環境條件、測頭配置等偏離校準條件的情況,校準結果對于客戶的實際使用狀態并不能直接反映。而XXX校準規范對于校準條件的具體規定更貼近實際,允許在極限內由客戶決定校準的環境條件對于測量系統的配置(放大倍數、照明等)沒有做出硬性規定,而只是開放性的提出了要考慮這些因素儀器的瞄準逼近方式也默認為雙向逼近。這些理念的轉變就使得校準可以在貼近用戶實際的情況下進行,校準結果也更直接,更便于使用。當然開放性的規范的運用也對校準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